当前位置-宣传教育-  武宁红色革命背后的故事之李屏仁(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)
武宁红色革命背后的故事之李屏仁(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)
来源:本站 作者:本站编辑 更新时间:2023-12-13 点击数:

武宁红色革命背后的故事之李屏仁(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篇)


李屏仁,1908年出生,家乡在江西省武宁县杨洲乡杨洲村,长大后投笔从戎,投身于革命事业。

1927年李屏仁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,次年被编入国民党第26路军为上士。

1931年,因冯玉祥兵败后大势已去,蒋介石一再屠杀无辜,实在是与当初自己参军的初衷背道而驰,决定离开部队,投奔共产党。

同年,在李肃和另一位好友袁血卒介绍李屏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35年1月,李屏仁调任红五军团13师37团团长,与政委谢良联手指挥部队在举世闻名的长征途中屡建战功,被誉为“铁流后卫”,多次独立出色完成战斗任务。1936年10月,李屏仁随部队转战甘肃永昌,因亲临前线视察敌情时被敌人子弹打断了左腿大胯骨,第二次身负重伤,被迫住进了军团卫生部战地医院,老战友谢良此时也左臂受伤,与他同行。1937年3月初,西路军先头部队又在石窝战斗中失利,队伍被打散了。3月5日晚,失散的红军将士被迫向祁连山方向开进。李屏仁等人已陷入粮尽药绝、敌兵重重的绝境之中,此时的他伤口正在恶化,高烧也一直不退。为了不给部队增添负担,让健康能行走的战友突围,李屏仁乘大家不备,吞药自尽,年仅29岁。

由于李屏仁早年离家,参加红军之后,又一直没有与家人联系过,对于他的生平事迹,更无从知晓。直到1980年,李屏仁生前老战友、老搭档,解放军炮兵部队副政委谢良将军的长篇革命回忆录《铁流后卫》出版之后,英雄的事迹才得以大白于天下,英雄的烈士身份才得以昭告于后人。他是革命的先烈,也是武宁人民的骄傲和光荣。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  闭】